水引-辞源3
【水引】亦稱水引麪、湯餅、餺飥等,今麵條一類。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九 餅法 水引餺飥法:“細絹篩麵,以成調肉臛汁,待冷溲之。水引,挼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十五 不托:“湯餅,一名餺飥,亦名不托,……剛軟適中,然後水引,細如委綖,白如秋練,則其時之謂湯餅,皆 齊高帝所嗜水引麵也。水引,今世猶或呼之,俚俗又遂名爲蝴蝶麵也。水引、蝴蝶,皆臨鼎手托爲之。”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稾十 麵條古今名義:“麪條子,曰切麪、曰拉麪、曰索麪、曰挂麪,亦曰麪湯,亦曰湯餅,亦曰索餅,亦曰水引麪。……水引餺飥者,湯餅中水引麪條也。”
水引-汉语大词典
水引亦称“水引馎饦”。
面条的别名。
●《初学记》卷二六引晋范汪《祠制》:“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面条子》:“面条子,曰切面、曰拉面、曰索面、曰挂面,亦曰面汤,亦曰汤饼,亦曰索饼,亦曰水引面。”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面条子》:“水引馎饦者,汤饼中水引面条也……水引馎饦之名,则又今之汤饽饽,亦谓之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