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汉语大词典
水月1.水和月。
●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杨万里《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桌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郑谷《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
●《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谪居犹得住蓬莱。”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
●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唐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水月-辞源3
【水月】㊀水與月。南朝 宋 謝靈運 謝康樂集一 山居賦:“飛漸榭於中沚,取水月之歡娛。”㊁水中月影。喻虚幻深奧意在言外,需細細體悟。明 劉宗周 論語學案五:“聖人之説詩,亦意在言外,如鏡花水月,不容擬議。”明 謝榛 四溟詩話一:“詩有可解不可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迹可也。”見“鏡花水月”。全唐詩四八二 李紳 宿揚州水館:“輕楫過時摇水月,遠燈繁處隔秋煙。”也可喻空明、清淨。廣弘明集二二 唐太宗 三藏聖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又 李白 李太白詩十二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觀心同水月,領解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