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華語文大辭典
水滸傳水浒传ㄕㄨㄟˇ ㄏㄨˇ ㄓㄨㄢˋshuǐhǔzhuàn書名。章回小說。相傳為元‧施耐庵或明‧羅貫中所作。今通行本為七十回,乃經清‧金聖嘆所批改、潤色。內容描寫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義聚山東梁山泊,而後接受朝廷招安,四處征討的故事。為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辞源3
【水滸傳】我國著名古典長篇小説。寫 北宋末 宋江等被逼上 梁山起義事。按 宋史 徽宗紀僅載 宋江之名,宋末 龔聖與爲 宋江等撰贊,始作三十六人。宋 元間人所編 宣和遺事已有 楊志賣刀、晁蓋劫生辰綱、宋江殺 閻婆惜等情節。其後長久流傳,迭經增益,乃成有一百單八將、長逾百萬言之 水滸傳。傳爲 元 施耐庵編,明初 羅貫中續。全書據民間傳説、説書底本等加工寫定,增潤成篇,原非一人之作。元雜劇不少卽以 水滸故事爲題材。明中葉後 水滸傳刻本甚多,繁ॳѥЄ異。最常見者有 郭勛本一百回; 楊定見本一百二十回; 明末 金聖嘆(人瑞)删去七十一回以後情節,俗稱七十回本,流傳甚廣(此本加楔子,實爲七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