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脈-辞源3
【水脈】㊀指地下的伏流。形狀如人體脈絡,故名。也稱泉脈。晉 張華 博物志二:“流沙千餘里,中無水,時時有伏流處,人莫能知。皆乘駱駝,駱駝知水脈,過其處輒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於其蹋處掘之,輒得水。”參見“泉脈”。㊁指地上的河流。魏書 尒朱兆傳:“尒朱家欲渡 河,用爾作灅波津令,爲之縮水脈。”唐 盧照鄰 幽憂子集二 巫山高詩:“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㊂指水文,自然界中水的變化和分布情況。後漢書八二上 許楊傳:“太守 鄧晨欲修復其功,聞 楊曉水脈,召與議之。”
水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水脈ㄕㄨㄟˇ ㄇㄞˋshuǐ mài①河流。「脈」文獻異文作「脉」。南朝梁.劉孝綽〈釣竿篇〉:「斂橈隨水脉,急槳渡江湍。」②水流的狀況與通道。《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許楊傳》:「太子鄧晨欲修復其功,聞楊曉水脈,召與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