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中華語文大辭典
水龍水龙ㄕㄨㄟˇ ㄌㄨㄥˊshuǐlónɡ1.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莖橫臥延長,葉互生,長橢圓形,花黃色。生在沼澤淺水中。全草可入藥。2.一種消防器具。由數條帆布輸水管接成,一端是金屬噴嘴,另一端和水源連接,用於引水救火。也作「救火機」。3.〈書〉指戰船。[例]~忽東騖,青蓋乃西歸(南朝梁‧何遜〈行經孫氏陵〉)。
水龍-辞源3
【水龍】指水軍的戰船。三國 吳時童謡曰:“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龍”,其後 晉 王濬以舟師直入 建業,滅 吳。事見 晉書 五行志中、羊祜傳、王濬傳。後因以水龍爲戰船的别稱。北周 庾信 庾子山集十四 周柱國楚國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水龍競雙刀之勢,步奇(騎)陳四分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