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中華語文大辭典
永樂大典永乐大典ㄩㄥˇ ㄌㄜˋ ㄉㄚˋ ㄉ丨ㄢˇyǒnɡlè dàdiǎn書名。明‧解縉等人奉敕編撰。共兩萬兩千九百三十七卷,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永樂年間(1403-1424)明成祖為整理歷代典籍而敕編,初名《文獻大成》,後歷時六年編修完成,改稱《永樂大典》。收錄明以前的圖書文獻近八千種,大量秘籍藝文,藉此以傳。此書為《四庫全書》編修前歷代典籍之最大結集。後迭經兵火,散藏於世界各地,全書目前倖存僅三百餘冊。
永樂大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永樂大典ㄩㄥˇ ㄌㄜˋ ㄉㄚˋ ㄉㄧㄢˇyǒng lè dà diǎn書名。明朝成祖敕編,聚經史子集等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按韻編排成書,王圻《續文獻通考》謂一萬一千一百冊,繆荃蓀謂一萬二千冊,為四庫全書編修前我國典籍之最大結集,惟迭經兵火,屢有散失,民國初年由翰林院移存教育部圖書館者,僅存六十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