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 时期 鲁国 属地。在今 山东省 泰安市 西南一带。因在 汶水 之北,故名。地近 齐国,数为 齐 所侵夺,是 齐 鲁 两诸侯国多次发生纠纷的地方。《春秋·成公二年》:“庚寅,卫侯 速 卒,取 汶阳 田。”杜预 注:“晋 使 齐 还 鲁。”清 钱谦益《费县道中》诗之一:“驱车入 鲁 弔遗黎,宗国相传事可悲……唯有 汶阳 田下水,至今流恨遶 鳬 龟。”
2.《论语·雍也》:“季氏 使 閔子騫 为 费 宰。閔子騫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 汶 上矣。’”后以“汶阳田”为归隐的典故。汶 阳,汶 上。唐 韩翃《送高别驾归汴州》诗:“久客未知何计是,参差去借 汶阳 田。”参见“汶上”。
汶阳田-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汶阳田
【出典】 《左传·僖公元年》:“公赐季友汶阳之田。”晋·杜预注:“汶阳田,汶水北地。汶水出泰山莱芜县。”
【释义】 鲁僖公曾赐人汶阳之田。
【例句】 ①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刘长卿《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句当苗税充百官俸钱》1503)春秋时鲁之汶阳属唐河南道。元判官奉命赴河南征青苗钱。这里用“汶阳田”点明元氏的去向。②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张继《送邹判官往陈留》2720)这里以“汶阳耕”指农耕,谓农业荒废。③久客未知何计是,参差去借汶阳田。(韩翃《送高别驾归汴州》2752)这里以借田谋生自喻生活无着。④客计倦行分陕路,家贫休种汶阳田。(刘沧《旅馆书怀》6794)这里说自己家贫也不种别人恩赐之田。
汶阳田-汉语大词典
汶阳田1.春秋时期鲁国属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一带。因在汶水之北,故名。地近齐国,数为齐所侵夺,是齐鲁两诸侯国多次发生纠纷的地方。
●《春秋·成公二年》:“庚寅,卫侯速卒,取汶阳田。”
杜预注:“晋使齐还鲁。”
●清钱谦益《费县道中》诗之一:“驱车入鲁吊遗黎,宗国相传事可悲……唯有汶阳田下水,至今流恨绕凫龟。”
2.《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后以“汶阳田”为归隐的典故。
●汶阳,汶上。
●唐韩翃《送高别驾归汴州》诗:“久客未知何计是,参差去借汶阳田。”
参见“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