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中華語文大辭典
沈括ㄕㄣˇ ㄍㄨㄚshěnɡuā人名(1031-1093),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進士,任揚州司理參軍,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中(1068-1077),參與王安石變法,曾任集賢院校理,提舉司天監、軍器監,拜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曾出使契丹,交涉劃界事宜,並繪記途中山川形勢、風俗人情為《使契丹圖抄》奏上。又奉命編繪「天下郡縣圖」,定名為《守令圖》,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沈括博學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曆、音樂、醫藥、卜算等,所著《夢溪筆談》,記載與自然科學有關知識,為科技史之重要著作。著有《長興集》、《蘇沈良方》等。
沈括-中国历史辞典
(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祐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1072 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使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 年)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他精研科学,用功极勤。在司天监时,观测天象,绘图多幅,改造仪器,撰浑仪、浮漏、景表三议;曾推荐*卫朴修《奉元历》,并提倡新历法,与今阳历相似。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并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也都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他由雁荡等山的地形,认识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生物遗迹,推论冲积平原形成的过程。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炼钢、炼铜的方法等,凡有见及,无不详为记录。他还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又精究药用植物与医学,留心记录有效的方药,著《灵苑方》,已佚。又有《良方》十卷(传本附入苏轼所作医药杂说,改称《苏沈良方》)。著述传世的尚有《长兴集》。使辽所撰《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还保存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