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滯-辞源3
【沈滯】㊀積滯而不通暢。國語 周下:“氣不沈滯,而亦不散越。”注:“沈,伏也。滯,積也。”㊁隱退。楚辭 戰國 楚 宋玉 九辯:“願沈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後漢書五二 崔駰傳 達旨:“故英人乘斯時也,猶逸禽之赴深林,蝱蚋之趣大沛,胡爲嘿嘿而久沈滯也?”㊂指仕宦不得升進。後漢書七九上 尹敏傳:“敏對曰:讖書非聖人所作,……帝深非之,雖竟不罪,而亦以此沈滯。”㊃拖延不決。後漢書四五 袁安傳詔:“久議沈滯,各有所志,蓋事以議從,策以衆定,……君何尤而深謝?”㊄停滯,滯留。三國志 魏 公孫恭傳“侵擾北方”注引 魏略:“至使 周賀浮舟百艘,沈滯津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