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中華語文大辭典
沈約沈约ㄕㄣˇ ㄩㄝshěnyuē人名(441-513),字休文,諡隱,武康(今浙江武康)人。南朝梁文學家、聲韻學家、史學家。篤志好學,博通群書,歷仕三代,齊時任國子祭酒、司徒左長史,入梁後,任尚書僕射,遷尚書令。與蕭衍、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人,遊於竟陵王門下,世稱「竟陵八友」。擅詩賦,重視聲律的嚴整流暢,撰《四聲譜》,分字為平、上、去、入四聲,提出「四聲八病」之說,世呼為「永明體」。著有《晉書》、《宋書》、《齊紀》、《梁武紀》等,後人輯有《沈隱侯集》。
沈約-辞源3
【沈₄約】公元441—513年。南朝 宋 吳興 武康人。字 休文。博通羣籍,能爲文。歷仕 宋 齊 梁。初任記室,齊 文惠太子時校四部圖書,遷太子家令。入 梁拜尚書僕射,封 建昌縣侯,官至尚書令,卒謚 隱。約於詩,主四聲八病之説,與 謝朓 王融等相善,諸人所作皆重聲律對仗,人稱 永明體。所著有 宋書 四聲韻譜等,明人輯有 沈隱侯集。梁書 南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