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中華語文大辭典
河圖洛書河图洛书ㄏㄜˊ ㄊㄨˊ ㄌㄨㄛˋ ㄕㄨhétú-luòshū相傳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中出現,背負〈河圖〉,伏羲據此畫成八卦;又傳說夏禹時,有神龜從洛水中出現,背負〈洛書〉,禹因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之九疇。古人認為出現〈河圖洛書〉,是聖王受命治世的祥瑞之兆。
河圖洛書 -中国文化史辞典
儒家關於天賜《周易》和《洪範》兩書的傳說。最早見於《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穎達疏引《春秋緯》:“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以為河圖則八卦也,洛書則九疇是也。”意即黃河通天,龍馬馱出八卦書《易》,洛水接地,神龜獻上《九疇》(即《尚書·洪範》)。東漢時出現許多制造預言的讖緯之書,大都與河圖洛書有關,統稱“圖書”。《隋書·經籍志》著錄《河圖》二十卷,煬帝時盡焚圖讖書籍,秘府所藏,至今亦多亡佚。宋朱熹《周易本義》繪有“河圖”、“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