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絲而棼-中華語文大辭典
治絲而棼治丝而棼ㄓˋ ㄙ ㄦˊ ㄈㄣˊzhìsī’érfén語出《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意指整理絲線,卻越理越亂。比喻做事不得要領,結果越做越糟。也作「治絲益棼」。[例]事前若沒有周詳計畫,勢必~,事倍功半。
治絲而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治絲而棼ㄓˋ ㄙ ㄦˊ ㄈㄣˊzhì sī ér fén整理絲線時,不先找出頭緒,以致越理越亂。比喻行事不得要領,反而越做越糟。唐.馮用之〈權論〉:「不可施而施,則禮義如說河濟渴矣;不可威而威,則刑名如治絲而棼矣。」也作「治絲益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