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膏肓, 烟霞痼疾-典故小词典
两句常单独使用。对隐居处大好风光的癖嗜成了膏肓痼疾;比喻隐居之志不可改变, 常用作不愿做官的托辞。
〔出典〕《新唐书·田游岩传》:“帝亲至其门, 游岩野服出拜, 仪止谨朴, 帝令左右扶止, 谓曰:‘先生比佳否?’答曰:‘臣所谓泉石膏肓, 烟霞痼疾者。’”(比: 近来。)
〔用例一〕过去有些隐士自称有“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其实他们对大自然之美并不如此留恋, 只是借此以自鸣高尚, 视此以为终南捷径。〔用例二〕宋代辛弃疾《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崖..》:“泉石膏肓吾已甚, 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
〔用例三〕元代潘音《反北山嘲》:“烟霞成痼癖, 声价拟巢由。”( 巢由: 巢父、许由, 古代隐者。)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中华成语大词典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拼音】:quán shí gāo huāng,yān xiá gù jí
解释
膏肓:病情严重;痼疾:久治不愈的病。形容爱好山水林泉,烟雾云霞,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癖好。
出处
《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