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法輪ㄈㄚˇ ㄌㄨㄣˊfǎ lún①佛教用語。指佛法。佛陀說法能摧破眾生的煩惱,猶如輪王的輪寶能輾摧山嶽巖石,而又不停滯於一人、一處,輾轉傳人,有如車輪,故稱為「法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得轉法輪成熟眾生方便解脫門。」②道家指普渡眾生的清靜道法。
法輪-辞源3
【法輪】㊀佛法的别稱。佛教謂佛之説法,能摧破衆生惡業,猶如 輪王之輪寶,能輾轉推平山岳岩石。又佛説法不停滯於一人一處,展轉傳人,猶如車輪,故稱法輪。四十二章經:“(世尊)今轉法輪,度衆生。於 鹿野苑中,爲 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而證道果。”南朝 梁釋 慧皎 高僧傳五 釋法先:“(道護)與 (道)安等相遇,乃共言曰:‘居靖離俗,每欲匡正大法,豈可獨步山門,使法輪輟軫?’”後來道教亦取佛教之説,稱道教的法力爲法輪。雲笈七籤九九 衆仙步虚詞之四:“法輪常自轉,希音不可聽。”㊁ 唐初 懷戎沙門 高曇晟(稱 大乘皇帝)年號。公元6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