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洋務運動洋务运动-中国历史辞典
旧称“同光新政”。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带有买办性的当权派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保持其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官僚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依靠英、美、法的援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以“自强”和“求富”为标榜,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各省机器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从七十年代起采取官督商办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企业。1885年(光绪十一年)以后,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购买军舰,成立北洋海军,并用官商合办方式开办了一批工矿企业。因所办企业在技术和原料方面依赖外国,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控制。又因企业的封建性与垄断性,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洋务派掌握的陆军和海军,在中法战争中已经暴露了它的腐败无能,经中日甲午战争更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它的失败宣告了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的完全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