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儿会-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洗儿会
【出典】 唐·王建《宫词》:“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又,《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 “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 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育子》:“至满月则生色及绷绣钱,富贵家金银犀玉为之,并果子,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剪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 ‘围盆’。以钗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又见于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育子”条,所述略同。
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北户录》云:‘岭南俗家富者,妇产三日或足月,洗儿,作团油饭,以煎鱼虾、鸡鹅、猪羊灌肠、蕉子、姜、桂、盐豉为之。’”
【释义】 唐宋以来,生儿三日或满月,家境好的人家大会宾客,做“洗儿会”。
【例句】 (正末云)不知后宫为什么这般喧笑?左右,可去看来回话。(宫娥云)是贵妃娘娘与安禄山做洗儿会哩。(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这一情节取材于《资治通鉴》。
洗儿会-汉语大词典
洗儿会旧俗,婴儿生后三日或满月时亲朋会集庆贺,给婴儿洗身,叫做“洗儿会”。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钗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是贵妃娘娘与安禄山做洗儿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