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漂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流血漂鹵ㄌㄧㄡˊ ㄒㄧㄝˇ ㄆㄧㄠ ㄌㄨˇ (又音)ㄌㄧㄡˊ ㄒㄩㄝˋ ㄆㄧㄠ ㄌㄨˇliú xiě piāo lǔ (又音)liú xuè piāo lǔ鹵,大盾。流血漂鹵形容血流之多,足以使大盾漂浮起來。比喻傷亡極多。《戰國策.中山策》:「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漢.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鹵。」也作「流血漂杵」。
流血漂鹵-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流血漂鹵ㄌㄧㄡˊ ㄒㄧㄝˇ ㄆㄧㄠ ㄌㄨˇliú xiě piāo lǔ參見「血流漂杵血流漂杵」。書證①《戰國策・中山策》:「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不能半之,而與戰之於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②《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