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中華語文大辭典
流離流离ㄌ丨ㄡˊ ㄌ丨ˊliúlí〈書〉因災荒、戰亂而流轉離散。[例]漂泊~︱~失所。
流離-辞源3
【流離】㊀流轉,離散。漢書四五 蒯通傳:“今 劉 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後漢書 董祀妻(蔡琰)傳 悲憤詩一章:“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㊁猶言淋漓。文選 漢 司馬長卿(相如)長門賦:“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㊂光采紛繁貌。同“陸離㊀”。文選 漢 揚子雲(雄)甘泉賦:“曳紅采之流離兮,颺翠氣之宛延。”㊃梟的異名。詩 邶風 旄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下:“流離,梟也。自關而西謂梟爲流離。”㊄寶石名。卽琉璃。漢書九六上 西域傳 罽賓:“出……珊瑚、虎魄、璧流離。”注:“魏略云 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青、綠、縹、紺、紅、紫十種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