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风余韵-典故小词典
也作“流风遗韵”。流传下来的风尚和韵致。
〔出典〕宋代欧阳修《岘山亭记》:“至于流风余韵, 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至今人犹思之。”
〔用例一〕古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其流风遗韵, 至今犹存。
〔用例二〕清代汪琬《屐砚斋记》:“夫古人之亡久矣, 一切流风余韵, 往往散见于是数者之间。”
流风余韵-中华成语大词典
流风余韵
【拼音】:liú fēng yú yùn
解释
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
出处
清·张潮《虞初新志·焚琴子传》:“卒之无有识生之才而用之者,宜其伤于情而碎于琴也。然生流风余韵,宛在丹山碧水之间,迄今登鼓山之亭,如闻其哭焉。”
示例
然而~,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入。 ★清·方宗诚《桐城文录序》
近义词
流风余俗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