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辞源3
【浮石】㊀一種很輕的海綿狀的岩石,因能浮於水面,故名。一名輕石。抱朴子 仙藥:“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包彤蛇黃合之,可引長三四尺,丸服之。”交州記:“有浮石,輕虚可以磨脚,煮飲止渴。”(太平御覽七三四)㊁指石磬。文苑英華七二 唐 張仲素 玉磬賦:“練響而鳴球可諧,還和而浮石非匹。”參見“浮磬”。㊂山名。在東海。楚辭 漢 王逸 九思 傷時:“超五嶺兮嵯峨,觀 浮石兮崔嵬。”注:“東海有 浮石之山。”
浮石-中国神话大词典
浮石
山名。①《太平御览》卷四九引《交州记》:“海中有浮石山,而峙高数十丈,去永平营百余里,浮在水上。昔李逊征朱崖,欲审其实否,牵长索于山底洞过。”②《太平御览》卷五二引《地理记》:“浮石,其石居汝水中心,或水泛涨,高岸皆没。此石居然不没,因以为名之。”按:此石实亦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