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扬波-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海不揚波海不扬波-典故小词典
也作“海不波溢”、“海波不惊”。海上不翻腾起巨大的波浪。过去以海不扬波、黄河清为盛世的祥瑞, 即所谓“河清海晏”。后世即以此喻指天下太平。
〔出典〕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五:“ ( 周)成王之时.. 有越尝( 裳) 氏重九译而至, 献白雉于周公。道路悠远, 山川幽深, 恐使人之未达也, 故重译而来。周公曰:‘吾何以见赐也?’译曰:‘吾受命国之黄发曰: 久矣, 天之不迅风疾雨也, 海不波溢也, 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殆有圣人。’”
〔用例一〕清代陈恭尹《铙歌》:“海不扬波四国通, 三吴闽浙各乘风。”
〔用例二〕清代陈允升《幼学故事琼林· 地舆》:“ 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 海不扬波, 知中国有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