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涵地负-中华成语大词典
海涵地负
【拼音】:hǎi hán dì fù
解释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
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示例
至于杜之~,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清·宋荦《漫堂说诗》三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定语;用于比喻句
海涵地负-汉语大词典
海涵地负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不知少陵海涵地负之才,其佳处未易窥测。”
●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序》:“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清-宋荦-三-《漫堂说诗》: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
明-杨廉--《书止轩夏先生文集后》:止轩夏先生读书,数行并下,其蓄也海涵地负,其发也云蒸川涌。
清-张云章--《再祭徐公文》:他人得其一节,足以名世而不朽,而公以海涵地负之才,兼而出之而若不有也。
近现代-傅熊湘--《钝庵诗词后序》:抑亚子者,今世工为诗者也,其于诗,上下古今,海涵地负,无妙不具,有胜必臻。
宋-黄庭坚--《豫章文集·一九·上苏子瞻书》:凡此数者,在人为难兼,而阁下所蕴海涵地负,特所见于一州一国者耳。
清-袁枚-卷七-《随园诗话》:不知少陵海涵地负之才,其佳处未易窥测。
宋-范祖禹--《秘书丞刘君墓碣》:呜呼道原,博学强识,海涵地负,富有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