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海門ㄏㄞˇ ㄇㄣˊhǎi mén①海口,河流入海之處。唐.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冑〉詩:「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②縣名。位於江蘇省東部,崇明縣西北,因地處海隅而得名。③鄉鎮名。位於浙江省黃巖縣東六十里,為濱海要埠。
海門-辞源3
【海門】㊀海口。内河通海之處。全唐詩一四二 王昌齡 宿京江口期劉眘虚不至:“霜天起長望,殘月生海門。”唐 韋應物 韋江州集四 賦得暮雨送李胄詩:“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㊁縣名。在今 江蘇 海門市。本 漢 海陵縣 東洲鎮,五代 周 顯德中析置 海門縣,以地處海隅而名。地有一沙角突出江海間,名 料角觜。宋初,犯死罪獲貸者,配隸於此,煮鹽納官。清 康熙十一年省入 通州。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二三 揚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