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中華語文大辭典
清明清明ㄑ丨ㄥ ㄇ丨ㄥˊqīnɡmínɡ1.(政治上)有法度;有秩序。[例]政風~|~盛世。2.(頭腦)清醒而明白。[例]神智~︱這位老人的思路非常~。3.清澈明朗。[例]~浩瀚的湖水︱月光~。4.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屬3月節氣。參見【二十四節氣】。
清明-辞源3
【清明】㊀ 詩 大雅 大明:“肆伐大 商,會朝清明。”傳謂不終一朝而天下清明,箋以朝旦爲清明。後多指治平,謂政治清明。後漢書四十上 班固傳:“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㊁指神志清靜明朗。禮 孔子閒居:“清明在躬,氣志如神。”疏:“清,謂清靜;明,謂顯著。言聖人清靜光明之德在於躬身。”又 玉藻:“色容厲肅,視容清明。”㊂形容樂聲清朗。禮 樂記:“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㊃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舊稱爲三月節,在公曆的四月五日或六日。淮南子 天文:“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爲清明。”清明節舊有踏青掃墓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