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書畫舫-中華語文大辭典
清河書畫舫清河书画舫ㄑ丨ㄥ ㄏㄜˊ ㄕㄨ ㄏㄨㄚˋ ㄈㄤˇqīnɡhé shūhuàfǎnɡ書名。明‧張丑撰。十二卷。成書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取北宋米芾書畫船故事,冠以張氏清河郡望而為書名。記敘著者所藏和所見作品,以「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十二字為目,錄三國至明代中期,計有書畫家一百四十人,先書後畫,書跡四十九件,畫跡一百一十五件。錄款識、印記,並作評論考證,後附《米庵鑒古百一詩》一卷,題詠歷代著名書畫、碑帖。書中提出賞、鑒二道「賞以定其高下,鑒以定其真偽」,總結出四條賞鑒要訣「毋為重名所駭,毋為秘藏所惑,毋為古紙所欺,毋為搨本所誤」,對後代很有啟發。
清河書畫舫-辞源3
【清河書畫舫】明 張丑撰。十二卷。記錄所藏、所見及所聞的書畫題跋和題識印記,並列評論攷證。書後附有 鑒古百一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