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規-中華語文大辭典
清規清规ㄑ丨ㄥ ㄍㄨㄟqīnɡɡuī1.僧尼、道士等必須遵守的規則。[例]佛門~|~戒律。2.泛指一般的規章制度(多含貶義)。[例]數不清的~和戒律,真讓人吃不消。3.〈書〉供人遵循的規範。[例]後賢兼舊制,歷代各~(唐•杜甫〈偶題詩〉)。
清規-辞源3
【清規】㊀指美好的規範。梁書 謝朏傳 高祖表:“且文宗儒肆,互居其長;清規雅裁,兼擅其美。”晉書 王承傳史臣曰:“雖崇勳懋績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規足傳於汗ॳѧߣ。”㊁佛教指僧人應守的規則。唐 咸和中 洪州 百丈山 懷海禪師爲寺院定正規式,人稱 百丈清規。或省稱清規。參閲 元 黃溍 金華黃先生集十一 百丈山大智壽聖寺天下師表閣記。㊂月亮。月圓如規而明,故稱。唐 齊己 白蓮集九 中秋月詩:“空碧無雲露濕衣,羣星光外湧清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