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天說-中華語文大辭典
渾天說浑天说ㄏㄨㄣˊ ㄊ丨ㄢ ㄕㄨㄛhúntiānshuō古代的一種宇宙學說。三國吳‧王蕃《渾天說》:「天之形狀似鳥卵,天包地外,猶卵之裹黃,圓如彈丸,故曰渾天,言其形體渾渾然也。」認為天地的關係好像鳥的卵殼包著卵黃,天的形體渾圓如彈丸。最初的渾天說以為地球並非懸在空中,而是浮於水上;後又認為地球浮在氣中,可迴旋浮動。天上恆星皆布於「天球」上,而日月星辰則附於其上運行。其說與現代天文學的天球概念類似。
渾天說 -中国文化史辞典
中國古代的一種關於宇宙結構的學說。最早的渾天說可能開始於戰國時期。它認為天球是圓形的,象是雞蛋,裏面盛滿了水;地球也是圓的,浮在水面上,象是蛋黃;日月星辰附在天球內壁,隨著天球圍繞地球旋轉。後來,渾天說又有所發展,認為地球浮在氣中,有些象氣球,夏天氣上升,地球上浮,離太陽近了,天氣就熱;冬天氣薄,地球下降,離太陽遠了,天氣就冷。渾天說雖然和事實不符,但認識到地球是圓形的,比起那種認為天圓地方的說法是一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