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不關心-中華語文大辭典
漠不關心漠不关心ㄇㄛˋ ㄅㄨˋ ㄍㄨㄢ ㄒ丨ㄣmòbùɡuānxīn形容態度冷淡,毫不關心。[例]現在的學生大多只注重個人的成績,對時事總是~。
漠不關心-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漠不關心㊣ㄇㄛˋ ㄅㄨˋ ㄍㄨㄢ ㄒㄧㄣmò bù guān xīn不聞不問、麻木不仁麻木不仁、無關痛癢、漠然置之、漫不經心漫不經心無微不至無微不至、關懷備至漠不關情漠不關情釋義冷冷淡淡,不加關心。※語或出明・朱之瑜〈與岡崎昌純書〉二首之二。△「漫不經心漫不經心」典源※明・朱之瑜〈與岡崎昌純書〉二首之二(據《朱舜水集・卷五》引)世俗之人以加官進祿為悅,賢人君子以得行其言為悅。言行,道自行也。蓋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孫。官高則身榮,祿厚則為子孫數世之利,其願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為量。在天下則憂天下,在一邦則憂一邦,惟恐民生之不遂。至於一身之榮瘁①,祿食②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雖世莫之宗,其栖栖皇皇之心,固無已也。僕在此屢有啟迪,疑上公漫無可否,故連年堅欲求去,臺下之所知也。特為貴邦風俗所拘,事事皆藉他人為主,非似中華進退皆自裁酌,欲去則翩然高舉,無有以絛籠之者。是故身雖勉留,居常怏怏。注①榮瘁:榮華富貴或勞累失意。瘁,音ㄘㄨㄟˋ,困病,失意。②祿食:官吏的俸祿。典故「漠不關心」的「漠」,是冷漠、冷淡的意思。明・朱之瑜在〈與岡崎昌純書〉二首之二中提到,君子憂慮天下蒼生的福祉,對於自己的榮華富貴或勞累失意,卻「漠不關心」。此後,就用「漠不關心」形容冷冷淡淡,不加關心。書證①明・朱之瑜〈與岡崎昌純書〉二首之二:「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源)②明・張岱《瑯嬛文集・卷二・龍山文帝祠募疏》:「一城棄為枝指,如燕人之視越,漠不關心。」③《三俠五義・第九七回》:「沙龍毫不介意,孟傑漠不關心,一個東指西殺,一個南擊北搠。」④《文明小史・第四回》:「到底人家的馬,漠不關心,並不當心餵草餵料。」⑤《歧路燈・第九五回》:「人家竟(競)相傳鈔,什襲以藏,而子孫漠不關心,這祖宗之所留,一切都保不住了。」⑥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碧碧》:「孫聽其言謔,窺其意厚,大不似少年漠不關心者,遂攜入閣,繾綣備至。」用法義指冷冷淡淡,不加關心。類用在「冷淡漠視」的表述上。例①對民生需求,有為的執政者不能漠不關心。②他漠不關心地說道︰「這事與我不相干。」③只要事不關己,他總是漠不關心,真太自私啊!④這件攸關公司成敗的事,他卻漠不關心,令人費解。⑤對於社會上的弱勢團體應該熱忱相助,怎可漠不關心?⑥小明是自私的人,凡事只想到自己,對旁人都漠不關心。辨似同「漠不關心」及「漫不經心」都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異「漠不關心」側重於態度冷淡漠視;「漫不經心」側重於做事馬虎隨便。漠不關心漫不經心辨似例句〇ㄨ對於社會上的弱勢團體應該熱忱相助,怎可~?ㄨ〇做事時要心神專一,若~,是很容易出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