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印 -中国文化史辞典
漢代的印。漢制,皇帝、皇後、諸侯王的印稱“璽”,列侯、鄉亭侯、將軍部屬、郡邑令長稱“印”,列將軍稱“章”。以印質和印鈕、印綬區別地位高低。皇帝玉璽、虎鈕,皇後金璽、虎鈕,皇太子、列侯及丞相、太尉以下官吏分別為黃金印、龜鈕,銀印、龜鈕,銅印、鼻鈕。印綬也有紫綬、青綬、墨綬、黃綬等分別。漢印有鑄印、鑿印兩種,一般文官的印多用鑄印,軍中為應急需,用鑿印。漢代是印章的興盛時期,漢印為後世金石家所取法。初學治印的人,特別要先學整齊樸茂的漢鑄印。
漢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漢印ㄏㄢˋ ㄧㄣˋhàn yìn漢至魏、晉時期印章的統稱。篆體大都方正平直,結構謹嚴。與秦印皆為後代篆刻家、金石家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