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中華語文大辭典
漢書汉书ㄏㄢˋ ㄕㄨhànshū書名。東漢‧班固作。全書一百二十卷,分為紀、表、志、傳。為二十四史之一,記載西漢歷史,是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擅長敘事和描寫人物,具詳贍謹嚴,崇尚采藻,富麗典雅的語言特色。長於排偶,喜用古字。在文學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唐‧顏師古匯集三十七家注釋,校訂補缺,作《漢書注》;清‧王先謙作《漢書補注》。
漢書-辞源3
【漢書】東漢 班固撰。固父 班彪,以 史記自 武帝 太初以後,闕而不錄,於是作後傳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續未詳,又綴集所聞,整理補充,以撰 漢書;後因 竇憲事被捕,死於獄中,全書未竟。和帝詔 固妹 昭就 東觀藏書續成之。全書分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百篇,後人分爲一百二十卷,記載自 劉邦(高祖)元年至 王莽 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間主要事迹。爲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本書多用古字,向稱難讀。漢以後注者數十家,通行者爲 唐 顔師古 注本,共一百二十卷。清 王先謙 補注一百卷,採輯尤詳。近人 楊樹達著 漢書窺管,對 王氏 補注,復有所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