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伏-辞源3
【火伏】㊀大火(心宿)尚未盡没。左傳 哀十二年:“丘聞之:火伏而後蟄者畢。”注:“火,心星也。火伏在今十月。”新唐書 曆志三上僧 一行 卦議:“麟德曆霜降後五日,火伏。小雪後十日,晨見。”㊁鹽場謂以火煮鹽,經一晝夜,稱爲火伏。一火伏於一定的鍋中出鹽若干,有定額。參閲 元 陳椿 熬波圖説上。
火伏-汉语大词典
火伏谓心星(大火)隐没。
●《左传·哀公十二年》:“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
杜预注:“火,心星也,火伏在十月。”
●《新唐书·历志三上》:“《麟德历》霜降后五日,火伏。小雪后十日,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