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票-辞源3
【火票】㊀官府捕拿犯人的憑證。明 無心子 金雀記傳奇 指引:“官府讓我前導,腰懸三股麻繩,手執一張火票。”㊁遞送緊急文書的憑證。明 清凡馬匹遞送公文,皆用兵部憑照,令沿途各驛站接遞,謂之火票,意卽十萬火急。明會典一四九 兵部 勘合:“凡火票,舊例用牌,萬曆三年議準兵部照依牌式刊票印發,各沿邊沿海總督鎮巡衙門收用,專備飛報聲息、爪探賊情。”清會典事例六八四 兵部 郵政:“内廷交出報匣夾板,及馳驛人員,需用火票勘合。請豫備空白,責成司員加謹收存,遇有急需,方准填用。”
火票-汉语大词典
火票1.清代递送紧急公文的凭证。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火票》:“凡马递公文,皆用兵部凭照,令沿途各驿接递,谓之火票。言其急速如火也。”
2.旧时官府逮捕犯人的凭证。
●清遯庐《童子军·殴隶》:“如今虽然奉了火票,只好诈他一注财爻罢了。”
●章炳麟《与吴稚晖谈苏报案书》:“足下既见明震,而火票未发以前,未有一言见告,非表里为奸,岂有坐视同党之危,而不先警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