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耕水耨-中华成语大词典
火耕水耨
【拼音】:huǒ gēng shuǐ nòu
解释
耨:除草。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出处
《史记·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
示例
诸欲修水田者,皆以~为便。 ★《晋书·食货志》
近义词
刀耕火种、火耕水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原始耕种方式
火耕水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火耕水耨ㄏㄨㄛˇ ㄍㄥ ㄕㄨㄟˇ ㄋㄡˋhuǒ gēng shuǐ nòu一種流行於江南一帶的耕種方式。先將雜草燒去,然後引水灌溉,種植水稻,待雜草與稻長至七、八寸高時,全部芟除雜草,再灌水入田,草死而稻長。見《史記.卷三〇.平準書》。也稱為「火耕流種」、「火耕水種」。
huǒ gēng shuǐ nòu
1、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
2、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这里竟还是火耕水耨,穴居野处,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3、火耕水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4、在世界上少数未开发地区,仍有火耕水耨、披发文身的习俗存在。
5、原始社会虽然人人平等,但火耕水耨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挨饿受冻的时候很多。
6、偏远地区,至今还在火耕水耨。
7、我们终于告别了火耕水耨,翻开了农业技术革命新的一页。
8、那个偏僻山区,过去是火耕水耨。
9、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遍运用火耕水耨的那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已渐渐消失了
10、在世界上少数未开发地区,仍有火耕水耨、披发文身的习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