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涼-中華語文大辭典
炎涼炎凉丨ㄢˊ ㄌ丨ㄤˊyánliánɡ熱和冷。比喻對待地位不同的人的兩種迥然不同的態度,或親熱巴結,或冷淡疏遠。[例]世態~。
炎涼-辞源3
【炎涼】㊀氣候的熱和冷。南齊書 樂志 黃帝歌:“裁化徧寒燠,布政司炎涼。”水經注三一 滍水:“地勢不殊,而炎涼異致。”㊁比喻人情勢利,或親熱攀附,或冷漠疏遠,反復無常。唐 白居易 長慶集二 和松樹詩:“彼如君子心,秉操貫冰霜;此如小人面,變態隨炎涼。”宋 華岳 翠微南征錄五 自寬詩:“人情厚薄且隨分,世態炎涼休掛懷。”㊂猶寒暑,借指季節、歲月。玉臺新詠七 南朝 梁 ॳѦև帝 倡婦怨情十二韻:“含涕坐度日,俄頃變炎涼。”唐 劉知幾 史通 忤時:“務相推避,坐變炎涼,徒延歲月。”㊃猶寒暄。彼此寒暄稱爲敘炎涼。唐 白居易 長慶集九 初與元九别後忽夢見之……悵然感懷因以此寄詩:“心腸都未盡,不暇敘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