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炳烺烺-中华成语大词典
炳炳烺烺
【拼音】:bǐng bǐng lǎng lǎng
解释
光亮鲜明。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
出处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示例
千载而下,仰其风者犹将奋起;况其发之为~之辞,诵之有铿铿锵锵之声音哉。 ★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诗文等
炳炳烺烺-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炳炳烺烺㊣ㄅㄧㄥˇ ㄅㄧㄥˇ ㄌㄤˇ ㄌㄤˇbǐng bǐng lǎng lǎng釋義文采耀目的樣子。後用來指文章的辭藻聲韻。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是故不苟為炳炳烺烺,務采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亦作「炳炳麟麟」。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9547炳炳烺烺備註頻3書實用成語辭典(1)(2)(1)、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號FL00000039586
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千载而下,仰其风者犹将奋起;况其发之为炳炳烺烺之辞,诵之有铿铿锵锵之声音哉!
宋-黄仲元--《陈耀卿字叙》:人之所以光明俊伟者,以阳明之气塞吾其体也,故积中发外如日月之晖,学问之充,事业之见,炳炳烺烺,照人耳目。
明-解缙--《伯中公传》:论忠义则有若李若水、杨邦乂……司马温公,有若文天祥之死节类,皆炳炳烺烺,足以追迹三代,汉唐比之隘矣。
清-储大文--《复表功祠记》:公之于浙于闽于粤也,炳炳烺烺,功书史策。
金-王庭直--《重立司马温公神道碑记》:司马温公,于有宋熙宁间,致君泽民,成人行己,文章政事,丰功硕德,炳炳娘娘,著于天下,昭于后世,前贤述之备矣。
清-计六奇--《明季南略·四·杨廷枢血书并诗》:一家视死如归,轰轰烈烈;举室成仁,无愧炳炳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