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烏芋ㄨ ㄩˋwū yù荸薺的別名。參見「荸薺荸薺」條。
烏芋-辞源3
【烏芋】㊀卽荸薺。南朝 梁 陶弘景以藉姑根黃,疑非烏芋,當爲根黑的鳧茨。宋 蘇頌 圖經承其説,以爲烏芋卽鳧茨。宋時稱葧臍。明人 救荒本草作鐵葧薺。參閲 政和證類本草二三 烏芋、農政全書五八。㊁指茨菰。卽慈姑。廣雅 釋草:“葃菇,水芋,烏芋也。”葃菇,南朝 梁 陶弘景 名醫别錄作“藉姑”。本草綱目三三 果六 烏芋:“烏芋、慈姑原是二物:慈姑有葉,其根散生;烏芋有莖無葉,其根下生。氣味不同,主治亦異。而 别錄誤以藉姑爲烏芋,謂其葉如芋,陶(弘景)蘇(恭)二氏因鳧茨、慈姑字音相近,遂致混注。而諸家説者因之不明。”積非成是,烏芋亦爲茨菰之稱。參閲 清 王念孫 廣雅疏證十上 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