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中華語文大辭典
焚書坑儒焚书坑儒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fénshū-kēnɡrú指秦始皇焚燒古代典籍和坑殺儒生、方士的暴行、暴政。[例]~,只能加速暴政的滅亡。
焚書坑儒-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焚書坑儒㊣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fén shū kēng rú釋義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言儒生是古非今,反對批評朝政、法令,因此建議除了秦記、醫藥、卜筮、種樹等書外,一律燒毀,及談論詩書或以古非今者皆誅戮。次年,方士、儒生盧生等為始皇求不到仙藥,之後,盧生、侯生不滿始皇剛愎暴戾而逃亡,始皇大怒,於咸陽坑殺四百六十餘名儒生。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6733焚書坑儒備註頻8書彩圖典故辭典(精)、中國成語大辭典、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遠流活用成語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典號FL0000003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