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他-辞源3
【無他】他,亦作“它”、“佗”。㊀没有别的。他,代詞,所指隨文而異。詩 鄘風 柏舟:“之死矢靡他。”孟子 告子上:“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言無二心。㊁猶言無害、無恙。後漢書十三 隗囂傳:“詔告 囂曰:‘若束手自詣,父子相見,保無佗也。’”又二四 馬援傳與 楊廣書:“援間至 河内,過存 伯春,見其奴 吉從西方還,説 伯春小弟 仲舒望見 吉,欲問 伯春無它否,竟不能言,曉夕號泣,婉轉塵中。”伯春,隗囂子 恂字。宋 王讜 唐語林一 德行:“儻窀穸不爲盜所發,珠必無他。”
無他-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無他㈠ㄨˊ ㄊㄚwú tā①別無他故。《孟子.告子下》:「無他,戚之也。」②別無二心。《國語.晉語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心事秦,有死無他。』」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非憫其才,非憫其德,憫其方寸之無他也。」無他㈡ㄨˊ ㄊㄨㄛwú tuō無害、無恙。他,本作它,亦作佗,古蛇字。上古草居多蛇患,故以「無它」為問候語。《唐語林.卷一.德行》:「儻窀穸不為盜所發,珠必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