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狀-中華語文大辭典
無狀无状ㄨˊ ㄓㄨㄤˋwúzhuànɡ1.〈書〉沒有功績。[例]行視鯀之治水~,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史記‧卷二‧夏本紀》)。2.〈書〉行為失檢;沒有禮貌。[例]你這潑猴,十分~(《西遊記‧第二回》)!3.〈書〉無顏,無顏面見人。多用作謙辭。[例]妾~,負陛下,身當伏誅(《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
無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無狀ㄨˊ ㄓㄨㄤˋwú zhuàng①不肖、無善狀。《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自傷為傅無狀,常哭泣。」《漢武故事》:「今繼母無狀,手殺其父,則下手之日,母恩絕矣。」也作「亡狀」。②無禮。《西遊記.第二回》:「你這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適間這位貴友,途路之中,如此輕薄無狀,豈是個全身遠害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