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中華語文大辭典
無著无着ㄨˊ ㄓㄨㄛˊwúzhuó沒有著落;沒有依託。[例]經費~|生活~。
無著-辞源3
【無著】著,zhuó。㊀佛教以佛不執著塵染,故稱佛爲無著。藝文類聚七七 南朝 梁 元帝 梁安寺刹下銘:“神童戾止,亟連翩於威鳳;薩埵來遊,屢徘徊於紺馬;有識之所虔仰,無著之所招提。”㊁無所執著。唐 劉長卿 劉隨州集六 題王少府堯山隱處ॳѩٸ鄱陽詩:“羣動心有營,孤雲本無著。”謂孤雲任其卷舒,不著意於去留。㊂人名。約四、五世紀時 印度高僧,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首創者,與 世親(亦作 天親)爲兄弟。出身北 印度 健馱羅國首都 布駱沙城,爲婆羅門族。無著初出家於小乘,因對其教義不滿,後改歸大乘。相傳曾親承 彌勒啓示,而著 瑜伽師地論百卷。另有 顯揚聖教論 攝大乘論 大乘莊嚴經論 十地經論等。參見“世親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