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籠-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熏籠ㄒㄩㄣ ㄌㄨㄥˊxūn lóng一種覆罩在爐上,供薰香、烘物或取暖的竹籠。唐.白居易〈後宮〉詞:「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紅樓夢.第五一回》:「晴雯只在熏籠上圍坐,麝月笑道:『你今兒別裝小姐了,我勸你也動一動兒。』」也作「薰籠」。
熏籠-辞源3
【熏籠】罩在熏爐上的籠子,作熏香及烘乾之用。唐 白居易 長慶集十八 後宮詞:“紅顔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唐詩紀事四四 王建 宮詞:“内人恐要秋衣著,不住熏籠換好香。”也作“薰籠”。宋 范成大 石湖集二三 重午詩:“熨斗薰籠分夏衣,翁身獨比去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