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寶子碑-中華語文大辭典
爨寶子碑爨宝子碑ㄘㄨㄢˋ ㄅㄠˇ ㄗˇ ㄅㄟcuànbǎozǐbēi東晉碑刻。撰文及書者均不詳。立於東晉安帝太亨四年,亦即義熙元年(405)。此碑共計十三行,每行三十字。碑尾列官職題名十三行,每行四字,碑額十五字。書體介於楷隸之間。內容記述爨部族首領爨寶子生平及其世襲建寧郡太守之事蹟。書風樸厚古茂,奇姿百出。在書法史上與〈爨龍顏碑〉並稱為「二爨」,前者因字多碑大稱大爨,此碑則為小爨。碑石現存於雲南曲靖第一中學碑亭內。以王懿榮、葛成修、張伯英、朱翼廠所藏精搨整紙未剪本為最佳。全名〈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
爨寶子碑 -中国文化史辞典
立於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雲南曲靖縣城南揚旗田出土(現存曲靖縣第一中學碑亭內)。碑首半圓形,碑身長方形,高一點九米,寬零點七一米,厚零點二一米。碑額題“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碑文十三行,共四百字,字跡尚清楚。字體在隸楷之間,處於漢字由隸書轉變為楷書的過渡階段。簡稱小爨,與大爨(爨龍顏碑)合稱“二爨”,是我國古代碑刻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