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牽掣ㄑㄧㄢ ㄔㄜˋqiān chè①牽拉。《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釐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君不使有司執縛牽掣而加之也。」②牽纏受制,行動不能自由。《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或沒命戰場,冤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也作「牽制」。
牽掣-辞源3
【牽掣】㊀引曳,束縛。三國志 魏 高貴鄉公紀 正元二年詔:“洮西之戰,至取負敗,將士死亡,計以千數,或没命戰場,冤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㊁猶牽制。新唐書一九二 張巡許遠傳 贊:“以疲卒數萬,嬰孤墉,抗方張不制之虜,鯁其喉牙,使不得搏食東南,牽掣首尾,豗潰 梁 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