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奴-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狂奴
【出典】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司徒侯霸与(严)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扎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光武)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参见“羊裘”条。
【释义】 东汉名士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称帝后,他隐遁不见,不肯受聘。刘秀称他为“狂奴”。
【例句】 独委狂奴心事,未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胡寅《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1240)这里以狂奴指严光,借其志趣自写隐逸心境。
狂奴-汉语大词典
狂奴1.狂放不羁的人。
●南朝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明宋濂《王冕传》:“﹝王冕﹞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清孙枝蔚《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
2.为自嘲之辞。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李尚书雍熙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
●柳亚子《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
参见“狂奴故态”。
3.凶暴之徒。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余年,深蒙秋公珍重护惜。何意蓦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