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往-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独往
【出典】 《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释义】 《庄子》中,有对摆脱万物之累的独往独来者的描述和称颂。后世用“独往客”喻指摆脱世俗之累的隐逸之士。
【例句】 ①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储光羲《献八舅东归》1377)这里是说“八舅”辞官归隐。②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2027)这里说志在归隐。③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杜甫《立秋后题》2285)这里以“独往愿”指高蹈世外的隐居之志。④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白居易《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5101)这里借以自述将辞官退隐,成为自由自在的人。
独往-汉语大词典
独往1.犹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
●三国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
李善注:“淮南王《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司马彪曰:‘独往,任自然,不复顾世。’”
●唐杜甫《雨》诗:“浮俗何万端,幽人有高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参见“独往独来”。
2.一人前往。
●《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帝曰:‘……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二:“不是溪山曾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章炳麟《革命道德论》:“值大事之阽危,则能悍然独往,以为生民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