猢猻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猢猻王ㄏㄨˊ ㄙㄨㄣ ㄨㄤˊhú sūn wáng①幼小孩童往往極其頑皮,故舊時戲稱鄉塾的教師為「猢猻王」。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六.辨證類.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也稱為「猴孫王」、「猢猻大王」。②戲稱團體中的領袖。如:「他這猢猻王,當的可神氣呢!」也稱為「猴孫王」、「猢猻大王」。
猢猻王-辞源3
【猢猻王】嘲稱訓蒙的塾師。明 郎瑛 七修類藳二六 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如有道路,不做猢猻王。本 秦檜之詩也,秦蓋微時爲童子師,仰束脩自給,故有‘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學童頑皮如猴,因喻其師爲猢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