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中華語文大辭典
玄學玄学ㄒㄩㄢˊ ㄒㄩㄝˊxuánxué1.魏晉南北朝時代,由何晏、王弼等為代表,以老莊思想融合《周易》等儒家經義而形成的哲學思潮。[例]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2.指形而上學。探討所有經驗以外的哲學(如意志、自由等)。為超越物質而存在的基本問題。
玄學 -中国文化史辞典
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奉《周易》、《老子》、《莊子》為“三玄”,用道家思想解釋儒家經籍,故名。玄學的發展,經曆了不同階段。魏正始年間,何晏作《道德論》,王弼注《老》、《易》,皆提倡“貴無”,認為名教出於自然,政治上崇尚“無為”,主張國君要“無為而治”。其後魏晉之際向秀和晉郭象注《莊子》,在繼續主張名教和自然一致的同時,提出了“無不能生有”的命題。裴頠作《崇有論》,更明顯地與“貴無”說相對立。東晉以後,玄學探研佛理,統治者往往談玄崇佛,玄佛趨於合流。張湛《列子注》,顯然受佛學影響;般若學各宗,則大都用玄學語言來解釋佛經。於是佛學漸盛,玄學漸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