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屑-
玉屑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
Yù Xiè
【别名】
白玉屑(《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
为矿物软玉的碎粒。
【原形态】
为致密或细粒的块状。白色至淡绿色,微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多片状,具灿烂之玻璃状或蜡状光泽。由角闪石或阳起石变质而成。
【性味】
甘,平。①《别录》:味甘,平,无毒。②《本经逢原》:平,淡,无毒。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能主治】
润心肺,清胃热。治喘息烦满,本经逢原》:研细水飞,去目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丸。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①《本草经集注》:恶鹿角。②《纲目》:畏蟾肪。
【附方】
①治小儿惊啼:白玉二钱半,寒水石半两。为末,水调涂心下。(《圣惠方》)②治痃癖,往来疼痛及心下不可忍者,不拘大人小儿:白玉、赤玉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圣惠方》)
【摘录】
《*辞典》
玉屑-辞源3
【玉屑】㊀玉的碎末。周禮 天官 玉府“王齊(齋)則共食玉”漢 鄭玄 注:“鄭司農(衆)云:王齊(齋)當食玉屑。”漢 王充 論衡 書解:“故曰蕞殘滿車,不成爲道;玉屑滿篋,不成爲寶。”也常用作比喻。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九 時序:“自 元暨 成,降意圖籍,笑玉屑之諫,清 金馬之路。”此喻華美的文辭。金 元好問 遺山集四 讀書山雪中詩:“似嫌衣錦太寒乞,别作玉屑粧山川。”此喻雪。㊁紙名。蜀有玉屑紙。南唐 後主(李煜)請蜀箋工造之。見 宋 高晦叟 珍席放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