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中華語文大辭典
玉龍玉龙ㄩˋ ㄌㄨㄥˊyùlónɡ1.〈書〉龍形的玉雕。[例]~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元‧喬吉〈水仙子‧山中富貴相公衙〉曲)|聖連潛符瑞~,自興雲雨更無蹤(唐‧天寶時人〈玉龍子詩〉)。2.〈書〉傳說中的神龍。[例]醉跨~遊八極,歷歷天青海碧(宋‧劉克莊〈清平樂•纖雲掃跡詞〉詞)|跳上~背,抱得銀蟾光(金‧高庭玉〈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詩〉)。3.〈書〉比喻劍。[例]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為君死(唐‧李賀〈雁門太守行〉)|欲整鋒鋩敢憚勞,凌晨開匣~嗥(唐‧呂巖〈化江南簡寂觀道士侯用晦磨劍詩〉)。4.〈書〉比喻笛。[例]甚處~三弄,聲搖動,枝頭月(宋‧林逋〈霜天曉月•冰清霜潔〉詞)|閒拈~自品,愛冰姿,與花爭潔(元‧張翥〈孤鸞•江皋空闊〉詞)。5.比喻雪。[例]~酣戰,鱗甲滿天飄落(《水滸傳‧第十一回》)|朔風蕭瑟侵簾戶,誰喚~起舞(清‧秋瑾〈齊天樂‧朔風蕭瑟侵簾戶〉詞)。
玉龍-辞源3
【玉龍】㊀玉雕的龍。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前集十 物異:“梁 大同八年,戍主 楊光欣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㊁喻寶劍。唐 李賀 歌詩編一 雁門太守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㊂形容飛雪。全唐詩八五八 呂巖 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十一引 張元 雪詩:“戰死玉龍三百萬,敗鱗風卷滿天飛。”又指積雪的樹枝。宋 韓琦 韓魏公集二十 遺事:“又作 喜雪詩一聯云:‘危石益深鹽虎陷,老枝擎重玉龍寒。’”㊃形容瀑布。金 元好問 遺山集十三 黃華峪十絶句之六:“誰著天瓢灑飛雨,半空翻轉玉龍腰。”㊄山名。見“雲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