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辞源3
【王城】㊀指 周代東都 洛邑。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市西。周公攝政五年,成王在 豐(鎬京),使 召公營建 洛邑,謂之 王城,是爲東都。周公營建 成周,遷 殷之遺民於 成周。周 平王避 犬戎之難,自 鎬京遷居於東都 王城,至 敬王遷都 成周,至 赧王又遷 王城。參閲 史記 周紀、宋 王應麟 詩地理考二 王。㊁泛指帝王的都城。左傳 定七年:“晉 籍秦送王,己巳,王入于王城。”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十三 新安吏:“中男絶短小,何以守王城?”
王城-汉语大词典
王城1.都城。
●《后汉书·赵温传》:“公前托为董公报雠,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说也。”
●唐戴叔伦《送少微山人入蜀》诗:“世俗多离别,王城几日还?”
●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之一:“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明袁宏道《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之一:“仙人杰阁俯王城,西山见雨北山晴。”
2.地名。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春秋·昭公二十二年》:“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
杨伯峻注:“王城,在今洛阳市西北偶。”
3.地名。
●春秋时大荔戎都故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杨伯峻注:“王城当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